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新闻中心>中医养生堂>

控糖那点事儿

时间:2025-07-29 10:04:09    浏览量:25次

7月23日下午

商丘市中医院急诊内科秦铭健医生

做客FM914《中医养生堂》

为大家介绍普及糖尿病



专家简介



wechat_2025-09-09_100925_236.png

秦铭健
急诊内科专业 副主任医师
毕业于新乡医学院,自2010年至今长期从事急诊内科工作。擅长各种急诊内科常见疾病快速诊断和救治。对于危急重症的早期识别和抢救有着丰富的经验。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修学习。
- TIPS-


一、基础认知篇

1. Q:什么是糖尿病? 

A: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病,特征为血糖异常升高。分为1型(胰岛素**缺乏)、2型(胰岛素抵抗为主)、妊娠糖尿病等类型。  

 

2. Q:确诊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? 

A:符合任一条件即可诊断:  

空腹血糖 ≥7.0mmol/L  

餐后2小时血糖 ≥11.1mmol/L  

糖化血红蛋白(HbA1c≥6.5%。  

 

3. Q"三多一少"症状指什么? 

A:典型症状包括:  

多饮(异常口渴)  

多尿(频繁排尿,尤其夜间)  

多食(饥饿感增强)  

体重减少(无原因消瘦)。  

但是很多人是

 

二、危害警示篇

4. Q: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? 

A:需紧急救治的并发症:  

酮症酸中毒(呼吸深快、意识模糊)  

高渗性昏迷(严重脱水、抽搐)  

严重低血糖(心悸、昏迷)。  

 

5. Q:长期高血糖如何损害身体? 

A:主要慢性并发症包括:    

心脑血管:心梗、中风风险增2-4倍  

肾脏:糖尿病肾病尿毒症

眼睛:视网膜病变致失明(成人首位致盲原因)  

四肢:神经病变引发麻木、糖尿病足截肢风险高15倍。  


三、高危人群与预防篇

6. Q:哪些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?  

A:具备以下任一特征者需定期筛查:  

超重/肥胖(尤其腹型肥胖)  

高血压、血脂异常  

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  

曾有妊娠糖尿病或生育巨大儿(≥4kg)。  

 

7. Q:如何预防糖尿病? 

A:关键措施:  

减重7%:超重者体重下降7%,患病风险降58%  

饮食调整:少精米面、多全谷物蔬菜,限糖油盐  

每周运动150分钟: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+每周2次肌肉训练。  

 

四、治疗与管理篇

8. Q:确诊后如何制定治疗方案? 

A:遵循"五驾马车"原则:  

教育:学习疾病知识  

饮食:定制个性化食谱  

运动:规律锻炼  

药物:口服药/胰岛素  

监测:定期查血糖、并发症。  

 

9. Q:常用降糖药有哪些? 

A目前口服常见一线药物。 

双胍类   二甲双胍   减少胰岛素抵抗  

| 列净类   | 达格列净  |减少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   


 

10. Q:胰岛素一定要打针吗? 

A1型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。2型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启用胰岛素: 

口服药控糖无效  

急性并发症(如酮症酸中毒)  

手术等特殊时期。  

 

五、生活细节篇

11. Q: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? 

A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,

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糖水果,如:  

蓝莓(抗氧化、控血糖)  

樱桃(抗炎、低糖)  

橙子(高纤维、维C)  

避免高升糖水果,每日总量≤200克。  

 

12. Q:如何识别低血糖?怎样急救? 

A:  

症状:心慌、手抖、冷汗、意识模糊  

急救:立即进食15g糖(如4片葡萄糖片/半杯果汁),15分钟后未缓解重复。 


六、特殊人群篇

13. Q:妊娠糖尿病产后会消失吗? 

A:多数产妇血糖在分娩后恢复正常,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7倍!建议:  

产后6周复查糖耐量  

每年检测空腹血糖。  

 

七、常见误区篇

14. Q"无糖食品"可以随便吃吗? 

A:含大量油脂、精制碳的食物即使无糖,升糖速度仍较快。

需计入每日总热量,建议选择高纤维全谷物替代。  

来源:新闻9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