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新闻中心>中医养生堂>

便血:别让痔疮“背锅”,警惕背后隐患

时间:2025-03-26 10:35:50    浏览量:33次

3月19日下午

商丘市中医院主治医师乔明月

做客FM914《中医养生堂》

为大家介绍普及科学的中医养生之道




专家简介





乔明月

主治医师

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,硕士研究生,河南省第三批中医药青苗人才,曾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。擅于中西医治疗肝胆病、胃肠病、胰腺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,并擅长胃肠镜检查操作及内镜下治疗。


图片
- TIPS-

如果出现便血,需要观察什么?



1、出血颜色:鲜红色,通常来自直肠或肛门,如痔疮、肛裂,多见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,或便后滴血。暗红色,可能来自结肠或小肠,如结肠炎、肠息肉。黑色或柏油样,多来自上消化道,如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。


2、出血量:少量出血(<100ml/天)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,颜色多鲜红(可能来自痔疮、肛裂等肛门疾病);中等量出血(100-500ml/天)常表现为粪便混有暗红色血液,或呈果酱样(可能来自结肠、职场,如肠息肉、结肠炎);大量出血(>500ml/天)粪便呈鲜红色或暗红色,甚至大量血块(可能提示下消化道大出血,如结直肠癌、溃疡性结肠炎)。


3、伴随症状:腹痛,可能提示炎症性肠病、肠梗阻等;体重下降,需要警惕结肠癌等恶性肿瘤;肛门疼痛,常见于肛裂、痔疮;腹泻或便秘,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、炎症性肠病有关。


若有便血,应警惕消化道肿瘤

在我国,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,患病率及死亡率都在逐年升高,并呈现年轻化趋势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善于观察大便的颜色、量及形状等,并进行综合分析、判断,做出正确的处理,因为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或多或少有大便出血的症状。如果忽视便血,则会使很多消化道疾病错过**治疗时机。例如,消化道息肉在早期一般是良性的,但若得不到**的治疗,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转变为恶性肿瘤。



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便血?



1、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便秘和腹泻。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,减少高脂肪肉类的摄入、少进食油炸食品、要戒烟限酒。


2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避免久蹲。


3、保持肛门清洁,便后用温水清洗。


4、积极治疗肛肠疾病,如痔疮、肛裂等。


5、定期进行体检,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,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。

来源:新闻914